top of page

目錄 / 後記與鳴謝

後記與鳴謝

由泛起出版書籍的念頭,到與學生們分享想法、邀請個別學生參與、自己進行全盤資料分析、審稿及修訂,最後等待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申請結果,整個過程,差不多橫跨三年之久。心中常有兩把聲音:「作為老師,值得為孩子做一些事!」「作為老師,值得為孩子做這樣的一件事?」我與上主分享這兩把有時似乎互相對抗的聲音,祂說:「你,作為孩子的老師,就按著感動,去為他們作一件只有你才願意為他們作的事……」

書中十二位學生,是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美術及設計教育(榮譽)文學士課程(BA(Hons)Art and Design in Education,簡稱BAADE)過去六年的畢業生;雖然已屆成年,在年歲上不算是孩子,但是,在與他們相識及相遇的歷程中,他們漸漸地、悄悄地、實在地,成為了「我的孩子」。其實,除了他們,我亦曾邀請YK LAM、AH BO、CYAN YU、GLORIA LEUNG、KEN WONG及JUSTIN YU六位學生參加這個研究;閱過第一位學生的故事內容,既真實亦「貼地」,不過,基於某些考慮,未能公開;在此,我想特別感謝他的真情分享。至於其餘幾位,有因忙碌,無法參與;有因沒有回覆邀請電郵,似乎失去進一步聯絡;不然,本書的藝徒,豈只十三……
 
為這十二位「孩子」出版書籍,有人曾質疑他們的知名度?我,卻毫不質疑,因為,在藝術世界裡,根本存在著無數的、「無名的」的藝術門徒,他們在藝術領域及美感方面都作出過珍貴甚或是鮮為人知的貢獻,豈全都是「有名」?借此,我要鄭重地逐一感謝這十二位參與研究的「孩子」:

農卓凌(AGNES)、曾玉萍(CASSA)、黃智峰(FUNG)、
許可怡(HO)、謝長晉(ISAAC)、李祥坤(JACKY)、
何永輝(JASON)、黃家敏(KAMAN)、鄭家豪(PAUL)、
蘇耀國(SAMUEL)、黃婉欣(YOLA)、劉穎恩(YUKI)。

其實,書籍出版之時,他們已各自在職場、美感心靈發展及個人成長這三方面,經歷不少嶄新的突破和體驗;為此,我十分欣慰,亦很想在此祝賀他們!

本來,以「藝術與設計工作者個人發展與生涯規劃探索」為題,向香港藝術發展局的「計劃資助」,進行申請。在2018年12月底奮力呈交所需文件,到2019年5月底得悉「被拒」。前後等待近半年,心中預測:全數自資出書的可能性相當高;因為,參閱過一些研究香港文化藝術工作者的文獻(例如:《文藝勞動:香港創作人的工作與日常》),藝術及設計的工作種類,屬於「創意產業」中的「創意工作」,而香港對「創意工作者」個人面對的生活與各種各樣的挑戰,似乎一向鮮有認真關注及賦予理解。

由此推想,這本小書重點呈現的「藝術『人』」或「設計『人』」的個人故事,香港藝術發展局可能興趣不大。當初,抱著可能借助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資助,本意在挑起局方(官方?),對藝術與設計工作者作為「一個人」(as a person)的關注……現在看來,似乎,實屬幻想!

 

無論如何,我真誠地盼望,藉著這本小書,起碼能先引起及鼓勵普羅大眾去關心:


    如何珍視一個從小對影像與色彩世界充滿好奇的藝術愛好者?
    如何陪伴一個藝術愛好者跨越內在及外在的要求與壓力,並在其職涯發展的歷程中得到提升和轉化?
如何給予機會和資源,讓一個藝術愛好者,能成為一位正向與獨特的文化建構者,造福社群?


我,深深相信,藝術與設計工作者,同樣是創意工作者,其「工作本身帶來的非物質性、文化及社會性回報」(何建宗,2016,頁19),實在值得普羅大眾去關注、理解和器重。

最後,似乎要為香港藝術發展局的「未能資助」而感恩;因為,在「被拒」後,我反而得到一群「熱血」的設計師義務相助,為這本小書「打完場」!他們是:

封面設計的許可怡(HO);
版型設計的黃智峰(FUNG)、王家定(KATINA)、

黃翠兒(TRACY);網站開發與設計的吳紫珊(TSZ SHAN)。  


作為老師,一再感受到身邊年青人「團結的美」……


 

 

 

2020年5月
香港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