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目錄 / 藝術歧途 /PAUL_平面設計

PAUL_平面設計

可以選擇將自己的興趣變成職業,我覺得自己需要用心思做好每一份工作;因為畫面上的美,有機會吸引到大眾;同樣,也有機會在塑造大眾。

02.jpg

在香港從事廣告設計業,給外行人的印象,可能是一份理想的職業,寓工作於娛樂,表面上一個簡單商標設計可賺取一百幾十萬不等。在街道上隨處看見的廣告,背後的設計團隊,可能需要付出比想象中更多的時間,通宵達旦地完成。

 

在全球化底下,大眾在互聯網容易查閱有關設計的資訊及成品,可能覺得設計是一件簡單的工作,但事實又是怎樣呢?

 

香港設計業工時長、福利少,面對無設計知識的客戶作主導,經常容易在没有尊嚴地由客戶自由擺佈下完成工作。很多有理想目標的設計師,最終會投身於其他行業,在工作歷程中總會有迷失的時候。我接觸到新工作項目時總是吃力,不斷反思自己「做緊」的工作,可以當作是一個新的學習機會來面對。

 

唯獨美術科是耀眼奪目的

 

我是家中的長子,有一位弟弟。我讀書資質一向平庸,成績表上,唯獨美術科是耀眼奪目的。作品能被貼在壁報板上,令我感到有一份滿足感。我没有太深刻的印象,自己在甚麼時候開始喜歡美術,只謹謹記得,在幼稚園學會用番薯製作的三角形印章後,便開始在家中的圓桌上,印出不同顏色的畫面。在讀中五時,有一次用木顏色對著紅色蘋果繪畫素描;在接近完成時,吸引了一隻小蜜蜂,飛來圖畫上嗅了一下,令我感到相當驚訝!

 

相信,是延伸美術學科成績得到的滿足感。在1999年,中五畢業後,選擇入讀大一設計學校,修讀共兩年半的高級商業設計文憑課程,2002年完成學業。這段時間,為了幫補學費,早上返學,晚上在一間四川菜餐館當侍應。設計學校的教學,以實際應用為主,如色彩學、攝影、實用設計電腦軟件等。畢業後,希望可以爭取多樣的實戰經驗為先。

03.jpg

我開始從事設計,至今已持續17年,曾經任職過5間設計公司。過往接觸過的客戶類別有政府部門、屋苑、教育學院、銀行業務、電訊業公司、購物商場、餐飲業和健康食品等。至於曾從事的設計種類,包括:書刊、月刊雜誌、海報、宣傳單張、包裝、網頁、商標,餐牌、節日性質的立體及裝飾設計、商場指示系統設計、公路燈旗設計及安裝製作等。

 

其實,設計不單重視設計過程的構思,還要細緻地跟進製作及安裝的工作。好像,每年的農曆新年、復活節、聖誕節等不同節日前的傍晚時間,設計師通常也會與安裝師傅一同在商場內工作,經常都會通宵達旦,大家一起佈置立體裝飾或在玻璃外場貼上裝飾貼紙等。

 

初入行,堅信萬丈高樓從地起

 

2002年,入職天虹分色中心,是一間專業檔案輸出公司。初入行,在這間製作公司內工作,雖然月薪5,500元,但堅信要為自己打好根基,正所謂「萬丈高樓從地起」。設計部門由我一個人擔當,很多工作是需要自己慢慢摸索。如果遇到檔案輸出問題,便主動向經驗豐富的同事請教,仿似徒弟跟師父學習一樣。在這裡工作,我學習了一些製作技巧,如裝裱製作及印刷前期的核對技巧,如印刷用的黑色,在電腦分色上,有不同層次的深淺度,這些秘訣對印刷前的設計圖像很有幫助。

 

俗語有話:「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」。在星期天,我還想返回公司,繼續與AI、In DESIGN、PHOTOSHOP等軟件,做親密朋友。在寧靜的工作空間內,只有「滴滴」「答答」的聲音 ,還有重複無數次的快速按電腦鍵盤的動作……個人覺得,練習到自然純熟的手法,相信,在平日的工作上,有機會成為好幫手。在公司超時工作,有時會被朋友取笑,說我在做義工;自己想,如果做義工能增進知識,這又何妨。多年後,看見身邊朋友史蒂芬在設計的工作上不斷進步。同時間,我不甘落後於人,也想投身廣告公司工作。

 

「做快D……做快D」,我是人肉計時器?

 

2008年轉職,在一間只有200尺的寫字樓單位內工作。公司有4位職員,工作內容主要為電訊業公司設計月刊。老闆同樣在大一設計學院畢業,他給我的印象是身體虛弱,眼睛有毛病,經常滴眼藥水、搓眼睛;並經常在我身旁叫嚷:「做快D……做快D」,就像一個「人肉」計時器。我覺得自己像馬匹一樣在跑賽事。說實話,要學習做一匹出色的馬「真係唔容易」。晚上,他通常會問員工吃甚麼,代為點餐後,加班便開始了。每晚獨自在公司加班工作,只有手指頭般大小的蟑螂陪伴著我,有時還聽到玻璃門發出咯咯的敲打聲音……帶著驚驚地的心情,開始每天也需要加班的工作生涯。

 

如此經常「做快D」,結果是成功投標得到一個設計項目,創作過程中有機會與攝影公司合作,能夠參與攝影工作。但是,過了兩天,老闆娘卻強迫我簽一份譴責文件,意思是覺得我的工作效率低,借詞扣減工資。其實,當時這份設計項目,可以成為我的個人作品集;可惜,我似乎没有其他選擇,內心感到不快地給狠狠簽了。

 

一個早上,老闆秘書桌上的電話響起,我想應該是老闆打來。秘書小姐說:「Paul!找你!」我戰兢地接起電話:「喂……」接下來是連串的問題。「為甚麼昨日晚上做到那麼晚?為甚麼最後還未完成?」我細聲地說:「我没有精神工作!」他接著說:「我都係在家做到好夜,剛剛才見完醫生……」心裏想,身體唔緊要?設計工作要加班是必然的事?我直言:「我要辭職!」

 

2009年進入了另一間新公司,開始嘗試與客人溝通,可以處理由設計直到製作整個流程。設計範疇包括政府部門、教育學院、購物商場宣傳海報等多元化設計類別。在2011年10月,有一位來自陳融中學的余老師,他親自前來公司,與我直接面對面溝通及跟進一本50週年校刊設計。我們二人連夜作戰,到晚上11時後才離開「戰場」,最後,任務當然可以順利完成。聖誕節前夕,余老師突然在中午造訪,送來一隻巨型火雞腿給我們的設計團隊,令我感到十分意外,實在為寒冷的冬天帶來一份暖意。設計,不止在工作上會有好的回報;至今,我仍有與這位余老師互相聯絡。

 

試闖「人間無底地獄」

 

有一天,收到在遠方舊同事Judy的消息,我有一個可以接觸到廣告設計的工作機會。朋友史蒂芬警戒我,那間公司,行內人稱之為「人間無底地獄」。雖然是「地獄」,我決定用一年時間,就在這傳說中的「地獄公司」磨煉一番……

 

2012年,轉到另一間廣告公司工作,公司名要保持神秘。設計種類以商業品牌和大型購物商場指示系統為主,是屬於有系統和有格式地去處理設計。老板常暗示我要留同事在公司加班,常使我成為公司的「小人」角色,令我與同事的相處不太融洽。現在回頭想起,這可能是我學習管理技巧和溝通的考驗:如何可以妥善地分配工作和安排工作時間。

 

那一年,每天日以繼夜,夜以繼日,甚至可以說,是「夜以繼夜」地留在公司,未有好好和家人在家一起共膳。有時,工作壓力之大,居然出現這種情況:假若手頭上的工作完成,可以準時收工,心理上會產生一種內疚感。這情況令我再一次反思生活與工作之間,應該怎樣平衡?生活𥚃,只有工作,是否合宜?

 

原定一年的磨練期過了,我想為自己寫下這段特別的歷史。於是,跳出我文靜的性格,我計劃了用22天時間,「逃離」香港,記錄一些特別的回憶。我決意飛往臺灣,踩單車進行環島旅遊,準備勇奪一個別開新面的、屬於自己的「人生勳章」。

 

「火災」與「臺灣單車環島遊」給我的啟示

 

在香港準備出發環島遊期間,睡夢中嗅到一陣陣燒焦味……「大鑊啦!救命呀!救命呀……」我在床上跳下來,在灰黑色煙霧中忍著氣沖出火場。當返回家找尋過去的設計「戰績」時,卻發現已經被浸在一窪一窪的水中。這場大火,觸動了我對設計作品價值的思考。我拿出散發濃烈燒焦味的作品,給證監會派來的調查員叔叔檢查,並向他說:「這些作品可以怎樣索償?」他說:「唔好意思吖,你的作品在市場上,係沒有價值的……」我愕然無話。原來,我多年的心血,是要交由市場去衡量及定位!

 

2014年8月22日成功在臺灣完成踩單車環島一圈。

 

過程中,有上斜時,看見很多氣勢磅礡的山水風景;有落斜時,辛苦過後,總是享受。最難忘的應該是來自臺灣的所聽和所感,當中,實在有不少新體會,可以用「品嚐」、「細聽」和「領會」作分享:

 

旅程的第6天是「品嚐」:在宜蘭縣的蘇澳(俗稱情人灣的內埤海灣),聽到遠處一陣又一陣的海水音調,走近看看,有多不勝數、手指頭般的小石,海水在它們之間沉沒,之後,出現一堆堆白色的像洗頭水的泡泡,如此情景,反覆出現。伸手斟酌海水,放在舌尖品嚐,有「空」的感覺。

 

旅程的第8天,盡享「細聽」:在花蓮縣的太魯閣高山上,與天空只是一線之隔。大樹下看到夏蟬遺留的金殼,仰頭向上,光線在葉子間隙縫穿過,閉上眼睛,傾聽盡是夏蟬覆蓋的叫聲。

 

旅程的第9天,進入「領會」:白日的八時三十四分,在臺中的花蓮市出發,沿著花東海洋公路11號公路向上,踩一下,踏一下,碰見一群與我差不多高度的綠色植物。停下來,留在它們身旁,遙遠望見一幅像似塗上不同層次的藍色顏料的畫布,由白到淺藍。畫布上,一陣又一陣的清風迎面送來,一層又一層的白浪摺疊崛起……海浪直壓在大石上,激發出澎湃的白色。如此反覆拍打、退回,整個美妙的畫面不能帶走,只可純粹用五觀領會。

 

踩一下,踏一下,便到達臺中美術館。館內,看見牆壁上掛著的一幅山水水墨畫,它給我的感覺,好像從沒有過?細思一下,原來,已不自覺地把沿途的所有感受滲入畫中,這種無價的體會,令我可以盡情感受。整個旅程,給我創造了不少嶄新的空間,無形中讓我在欣賞畫作的美時,享有更多樂趣。

 

返回香港後,重新投入設計的軌道。我在2015年加入新的設計公司,另一邊廂,則在香港理工大學修讀美術及設計教育(榮譽)文學士課程。整個學習過程,增加我不少知識,思維與過往的也開始不一樣。好像,一位畫家的一份作品,背後反映的,可以是他在人生中不同經歷的組成。

 

手塚治虫與忠於自己

 

在進修學習的路途上,認識了一位出生在日本大阪的漫畫家。放到我手中的漫畫書,其實是漫畫家自己一生經歷的體驗,從創作直到今天。童年經歷和個人愛好,融合在漫畫中,用繪畫形式,將體會愛生命的精神影響別人,他就是手塚治虫。

 

我佩服他能夠忠於自己,相信自己所做的事。

 

他的興趣,從爸媽的嗜好中培養出來,童年時喜歡昆蟲。1945年,17歲的他,經歷日本戰爭,目睹國家經歷戰火洗禮。他領悟到生命的珍貴,從而創作出《小飛俠阿童木》。將自己喜歡的東西結合在他的作品主人翁,小飛俠阿童木身上。生命的延續與滅亡是永續的主題,宣揚批判戰爭、主張和平。在應該當醫生或漫畫家的職業選擇下,得到母親的鼓勵,可以有一個自己的選擇機會,相信自己做的事,決意用漫畫來感染世人。

 

手塚治虫的人生,令我從新回望自己的過去到現在,又是一個怎樣的構成!在不同階段、不同工作類型的轉變下,自己對設計的心態也在轉變中。我更清楚知道自己在社會中的崗位,明白社會與藝術之間的關係。希望透過學會的知識,嘗試用不同的方法,令人理解甚麼是設計,傳播它那種無形的,但可以是很寶貴的價值。

 

回頭細看,我覺得自己當時很想投身與美感領域有關的工作原因,是從繪畫興趣開始。最初,只會單純用「靚」的眼光去睇設計工作;而設計師給我的感覺是:自由、能幹、聰明。設計師可以創作與眾不同的東西,呈現在世界之上。

 

我覺得,設計師這職業,比較接近我的興趣,美術科的學業成績,推動自己嘗試投身設計行業。可以選擇將自己的興趣變成職業,我覺得自己需要用心思做好每一份工作;因為畫面上的美,有機會吸引到大眾;同樣,也有機會在塑造大眾。從市場上見到自己的作品,可以得到滿足感。

 

目前,滿意自己選擇的路。直到現在,仍不斷進修,有動力繼續在設計事業上前進。

 

如何繪出自己的路線圖?聽下「佢」講……

“ 香港可能對設計文化没有太大重視,而行業中又習以為常的超時工作。如果真的想把興趣當成職業……想做的話,就去做。用心思行出自己的路,多些參看別人的作品,對比自己的作品水平。我覺得盡量抽出時間去創造人生,寫出屬於自己的經歷故事更為重要。不斷觀察世界,多點跳出與自己性格有別的框框,使感觀上有更多體驗的機會。我覺得持續進修有很多好處,在學習過程中,可以加深對世界的了解 ”

後續......

 

如欲直接聯絡Paul,請電郵至:

Facebook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tpaulho
電郵:itpaulho@yahoo.com.hk

bottom of page